2014-06-10
每年夏秋季節是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高發季節,尤其是大雨后,衛生行政部門常常接到居民反映家中飲用水“發渾”、“有泥味”的投訴。這些頻現的“水污染”現象為何總出現在大雨之后?發現生活飲用水水質異常,居民應當如何處理?根據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告,能否防止 “雨后水污染”的發生呢?
生活飲用水在雨天被污染的原因,主要是雨后地面積水,雨水及生活污水排流不暢,在供水設施防護不當時極易導致污水倒灌入飲用水水源井、地下蓄水池等供水設施,污染飲用水水質,造成水質發渾、發黃、有泥沙,甚至介水傳染病的暴發流行。
因此,夏秋季節,尤其是暴雨過后,居民應注意觀察家中生活飲用水水質的變化(顏色、味道等),遇到水質“惡化”時,可首先擰開家中的自來水龍頭持續放水一段時間,如果水一直沒有變清,甚至更加渾黃,或沖出泥沙增多,就應排除供水管線受潮返銹等原因,及時停止飲用,并盡快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,同時向相關飲用水責任單位反映,建議他們及時切斷“污染”水源,提供應急安全水源。
相關飲用水責任單位除按照《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》對供水設施進行必要的安全防護外,還應密切關注氣象部門關于大雨、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警,做好防止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的準備。責任單位應對供水設施及時巡查,注意水箱是否有破損、封閉不嚴;蓄水池結構是否堅固,有無滲漏;水箱入孔及溢水管、泄水管等對外連通處,是否防護得當,有無雨水、污水流入的隱患。在降雨時,派專人看守自備水井、地下泵房等易被雨水倒灌的關鍵地方,防止水位過高發生倒灌。在發現飲水水質異?;蚪拥骄用裣嚓P舉報后,責任單位應及時停止供水,并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。